中文English
中文English

北京:农村地区试点厨余垃圾协同化利用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04-28
分享到:
今年,按照“技术有效、成本可行、利用顺畅、运行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征集20余个协同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争取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
4月28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悉,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琦介绍,一年来,本市总结了一批成熟的农村地区厨余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利用模式,并进行推广。包括房山区大石窝镇辛庄村一体化处理、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陈家庄村蚯蚓养殖、延庆区香营乡新庄堡村种植-畜禽-厨余混合发酵处理等。

今年,按照“技术有效、成本可行、利用顺畅、运行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征集20余个协同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经过多轮现场考察和专家论证,初步选定房山区石楼镇吉羊村、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通州区潞城镇东刘庄村等试点进行重点创建,争取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相关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成效总结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将垃圾分类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结合,以首善标准推动新修订的《条例》实施,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认真贯彻《条例》规定,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积极行动。符合北京实际、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市民分类意识普遍增强,分类习惯初步形成。
  一、主要成效
  一是居民“三率”大幅提升。根据抽样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知晓率98%、参与率90%、准确投放率在85%左右。全市已创建形成了835个示范小区、村,约占小区、村总数的5%,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分类效果超出预期。2021年4月份家庭厨余分出量3878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1.6倍。餐饮单位厨余垃圾分出量1795吨/日,厨余垃圾总量达到5673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4382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46.1%。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41%提高并稳定在20%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
  三是垃圾减量成效显著。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2万吨,比2019年的2.77万吨下降20.42%。2021年前4个月日均清运量2.06万吨,比2020年进一步下降6.36%,比2019年下降25.6%,日减量7100余吨。减量效果相当于少建了2座日处理3000吨量级的阿苏卫焚烧厂,仅拆迁、土建等一次性投资就节省200多亿元,既节约了土地资源,也从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本账实现“正”丰收。
  四是设施体系初步实现系统性重塑。适应分类需求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实现整体重塑和城乡覆盖。累计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2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辆3945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分类设施建设管理达标率由2020年5月份的7%上升至目前的88.8%,投放站点具备脚踏、拉环等便利性设施的配置率达到97.15%。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38万吨/日,其中,焚烧能力1.77万吨/日,生化能力8230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处理需求。处理能力实现整体平衡,焚烧厂运行从连续多年的超负荷运行向相对从容转变。
  五是综合治理效果不断显现。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并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市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鲜明导向,促进了城市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文明水平持续提升。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低碳、文明、简约、适度”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市民关于垃圾管理问题的诉求量从2020年高峰期日均值693件下降到2021年前四个月日均243件,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奋斗拼搏的结果。一年来,住建部和中直、国管、驻京部队给予大力支持,涌现出一批中央驻京先进单位和示范小区。垃圾分类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街乡社区、村统筹推动,物业企业、社会单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市民群众等热心支持,积极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分类”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广大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作者、志愿者、垃圾分类指导员,他们冒着严寒酷暑,走街串巷,进门入户,积极宣传发动,辛勤值守指导,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
  一年来,市指挥部组织召开例会123次,统筹制定制度文件60余项,分类减量指引34项。中央、市级各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和社会监督,《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和《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专栏节目播出110余期,有力促进了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各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大力探索实践创新,形成了农村厨余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园林垃圾就地处理、平房院落垃圾不落地、商业餐饮街区定时定点计量收运、回收企业上门回收等特色模式,有力带动了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提升。
  北京市垃圾分类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中心、三关键、五协同、六提升”。即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深化立法协同、防控协同、央地协同、部门协同、社会协同等五个协同,促进生活垃圾“三化”治理、人居环境、市民素养、基层治理、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六个方面的显著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是:居民自主分类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区域间、小区间还不平衡,差异比较大,“二次分拣”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分类设施规范性还不够,分类驿站、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建设和管理水平还需提高。源头减量还有较大潜力,餐饮服务单位厨余垃圾、外卖餐盒、商品包装等方面仍需加大减量力度。市民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桶站日常维护不到位、大件及装修垃圾乱堆放等方面的诉求量仍然不少。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条例实施一年,不是推进垃圾分类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始终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三个关键,按照市委市政府巩固提升、深化拓展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协同共治,注重服务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实现新提升。
  一是巩固提升市民家庭自主分类水平。社区(村)开展入户回访,上门听取意见,提供指导。继续通过桶站值守、上门指导、积分奖励、“红黑榜”、城管执法进社区等措施,促进市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
  二是进一步健全分类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各品类垃圾投放点设置,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收集容器无满冒、无破损、无异味。完善功能,提升便利化水平。优先在居民自主分类好的小区试点推广可降解垃圾袋,通过扩大试点使用范围,逐步降低购置成本。
  三是加快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可回收物投放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年底前高标准建设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充分考虑实用性、便利性,满足功能需要。规范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收集运输处理。
  四是深入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做好垃圾投放点运行管理,减少垃圾满冒堆放现象发生。清运单位合理规划收运时间和路线,在节假日、早晚高峰期增加收运频次,规范收集运输作业,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诉求量排名前20的街道(乡镇)跟踪督办。
  五是大力推进源头减量工作。践行“光盘行动”,鼓励和推动餐饮单位、商场超市、大型果蔬批发市场推广使用厨余垃圾控水控杂设施设备和就地处理设施,促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推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开展包装减量。落实限塑令。推行净菜上市,鼓励旧货交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发挥带头作用,各行业、各单位严格落实减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