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文English

福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速增质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09-24
分享到:
自2017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福建省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处理目标,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速增质,成效初显。

2017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福建省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处理目标,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速增质,成效初显。

四年来,福建省围绕“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强化组织领导、动员全民参与,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城乡统筹,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全面启动。目前,福州、厦门分类覆盖率均达90%以上,分类准确率均达70%以上,厦门在住建部排名中持续领跑全国,福州排名进入全国前10,两市基本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和能力,其他城市建成区分类覆盖率达50%以上。全省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31座,处理能力3.9万吨/日,占总无害化处理能力的85.2%,位居全国前列。

2021年,住建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1”交流协作机制,确定福建省为4个先行省份之一(江苏、浙江、广东),与宁夏对口协作。福州、厦门属于15个先行重点城市,分别对口协作云南、吉林。

高位推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速

“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开展离不开领导重视和高位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强力支持和工作经费的有效保障。”福建省住建厅城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高位推动
2018年,福建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生活垃圾分类列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若干措施之一。2019年起连续三年,垃圾分类工作写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夯实法治基础
按照“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的立法思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于
202011日起实施,是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立法的三个省份之一。地方立法方面,20176月,厦门市率先出台福建省首部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福州、漳州、平潭等地也已出台地方性法规,莆田、龙岩已上报市政府研究,其他设区市正在加快推进。
落实工作经费
2020年,垃圾分类首次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省政协重点协商工作计划。在2018年全省6个先行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从2020年开始,全省共有34个镇街或片区开展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省级财政共安排专项奖补资金1.17亿元,主要用于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补助。省住建厅印发了《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暂行标准》,向全省公布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名单,并委托第三方开展考评,对考评前5名的单位额外奖励。

体系完善,让生活垃圾分类更精细

现在,厦门市思明区长青北里的居民老陈看到没分好垃圾的邻居,会上前劝导。一开始,他却很排斥垃圾分类:“居民分好的垃圾,保洁员把它们堆到一块运走,最后埋在一处,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

老陈思想上的转变,正是因为全省各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处理体系的结果。

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4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构建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坚持上中下游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前中末端一起发力。

在软件上,从强化宣传引导、开展业务培训和抓好学校教育入手,先后编印宣传手册、《条例》释义、制作公益动漫广告、宣传片等,全省共发放宣传册878万余册,开展入户宣传696万余次。福州、厦门、莆田、龙岩等地还成立宣讲团。各地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培训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等“六进”主题宣传活动。全省累计开展分类培训5000余场,组织7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开展1万余场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学校教育为切入点,推动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目前,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共编印222.9万册幼小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全省共累计开展“小手拉大手”、校园班(队)会课、主题宣传教育4.96万场,促进“家校社”联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氛围。

在硬件上,全省实现设区市(含平潭)餐厨垃圾处理厂全覆盖,福州、厦门、龙岩、平潭还专门建立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厂。8个城市已建成大件垃圾处理厂,福州、厦门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全省共配置分类管理员1.3万余名,定时在岗开展桶边督导。2020年,全省累计处罚3.8万余起,罚款451.4万余元。

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操作简单,我们都学会了。”家住泉州嘉龙尚都小区50多岁的刘阿姨熟练地将垃圾袋的二维码对准系统中间的扫描仪扫了一下,随后按提示操作,将垃圾袋投进相应桶里。随后,她习惯走进智能投放系统旁边的小超市逛逛,用扔垃圾兑换来的积分优惠购买蔬菜、日用品等。全省各地通过激励机制,发动民众积极参与,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在城市,厦门创新“五全工作法”(全民众参与、全机构协调、全流程把控、全节点攻坚、全方位保障),打造厦门垃圾分类2.0升级版;福州在五城区范围内全面落实“三端四定”工作(即前端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监控,中端定好企业、定好车辆、定好时限、定好点位,后端定点查验、定厂处置、定准流程、定责监管);漳州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线路,打造生态流转屋;泉州市实施“和鲤分类”计划,打造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宣教体系;龙岩试点“e环境”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平台等等。

在农村,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2019年全省每个县推出1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如武平县东留镇垃圾创新性采用农村垃圾兑换超市的模式。今年,每个县市区推动1个乡镇全镇域落实分类机制,通过沤肥返田、配置“湿垃圾”终端处置设施等方式解决终端处理问题,不断扩大分类覆盖面。

责任编辑:小 i
运营单位 : 福建省环协低碳无废建设委员会

法律顾问:陈章呈,京师律师事务所


614d66dbcad62.jpg

美天环保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